第六十六期:重溫“荷樹對”——心懷山海放眼量
歷史瞬間
1928年冬——
毛澤東: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哪里呀?
戰 士:站在這里可以看到江西。還可以看到湖南。
毛澤東:對,我們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站在井岡山,不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還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井岡逶迤五百里,紅旗一展乾坤赤。
仲夏時節的井岡山,層巒疊翠,竹海綿延。黃洋界上荷樹蒼勁挺拔,枝繁葉茂,一派生機盎然。
90多年前,毛澤東引兵抵達井岡山,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書寫了一段艱苦卓絕、蕩氣回腸的紅色歲月。荷樹掩映,山石嶙峋,當年的挑糧小道蜿蜒穿梭,銘記著紅軍將士的身影。萬山紅遍的杜鵑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黃洋界的隆隆炮聲早已逝去,井岡山的濃濃硝煙久已散盡……但荷樹下的一次對談卻永遠鐫刻進時光的年輪。
黃洋界荷樹(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資料圖)
1927年9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隊伍果斷放棄攻打大城市長沙,經過一個多月艱苦轉戰,行程4000多里,終于將紅旗插上了井岡山。
當年,井岡山上除正規紅軍部隊外,另有八百多名傷病員,還有黨、政、軍等后勤機關的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大量的糧食。但山上“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滿萬擔,軍糧全靠寧岡、永新、遂川三縣輸送”。為了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和經濟封鎖,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隨之,紅軍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挑糧運動。
1928年冬,毛澤東穿著破舊的草鞋、朱德挑著寫有自己名字的扁擔,和紅軍戰士們一起走在這條小路上。每次挑糧上山時,也常常在這棵樹下歇腳。
有一天,大家在這里歇腳時,毛澤東問身邊的戰士:你們說,站在這里可以看到哪里呀?戰士們有的說:站在這里可以看到江西。有的說:還可以看到湖南。毛澤東接著大家的話說:對,我們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站在井岡山,不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還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
在井岡山極端艱苦的斗爭環境下,毛澤東沒有被一時一隅的困難所局限,也沒有為我方力量暫時弱小所氣餒,而是以無產階級革命家宏闊的眼界格局和思想方法,指明了中國革命光明的前途。他說:現在我們人少,但是很精干,大有希望。我們當前力量還小,還不能去攻打敵人重兵把守的大城市,應當先到敵人統治薄弱的農村,去保存力量,發動農民革命。我們現在好比一塊小石頭,蔣介石反動派好比一口大水缸,但總有一天,我們這塊小石頭,一定要打爛蔣介石那口大水缸!這大大鼓舞了廣大紅軍指戰員的精神和士氣。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一國之內,在四圍白色政權的包圍中,有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紅色政權的區域長期地存在,這是世界各國從來沒有的事”,而“有些同志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候,往往懷疑這樣的紅色政權的存在,而發生悲觀的情緒”。毛澤東在1928年10月《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中,精辟指出“這是沒有找出這種紅色政權所以發生和存在的正確的解釋的緣故”。他站在世界革命與中國革命相結合的全局和理論高度上分析指出:這一奇怪現象的發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的國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國主義直接統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國主義間接統治的經濟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兩種,即地方的農業經濟(不是統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和帝國主義劃分勢力范圍的分裂剝削政策。因為有了白色政權間的長期的分裂和戰爭,便給了一種條件,使一小塊或若干小塊的共產黨領導的紅色區域,能夠在四圍白色政權包圍的中間發生和堅持下來。湘贛邊界的割據,就是這許多小塊中間的一小塊?!保保梗常澳辏痹?,毛澤東在撰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進一步分析指出:這種悲觀情緒其“理論的來源,主要是沒有把中國是一個許多帝國主義國家互相爭奪的半殖民地這件事認清楚?!倍坏┱J清了這件事,“就會明白相應于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統治階級內部長期混戰的一件怪事而產生出來的另一件怪事,即紅軍和游擊隊的存在和發展,以及伴隨著紅軍和游擊隊而來的,成長于四圍白色政權中的小塊紅色區域的存在和發展(中國以外無此怪事)”,就會深刻理解中國革命要走“以鄉村為中心,以農村根據地促進全國革命高潮”道路的必然性。毛澤東堅信只要走上正確的革命道路,掌握了“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中國革命必將迎來高潮,“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痹腥苏f:山溝溝里出不了馬克思主義。而身處山溝溝的毛澤東,就用他胸有全局、胸懷天下的遠見預見和腳踏實地的革命奮斗粉碎了這一武斷結論。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泵媾R大革命失敗和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屠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沒有被嚇倒,被征服,而是繼續高舉革命大旗,開展武裝抵抗,力挽狂瀾、成功開辟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始終胸懷全局、著眼長遠,始終立志于為中國人民得解放而不懈奮斗,因為相信,所以能夠看見;因為信念,所以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遠方;因為信仰,所以能夠堅持走向遠方。
毛澤東始終強調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高度重視從全局和戰略上把握問題。早在1920年,27歲的青年毛澤東就為新民學會確立了“改造中國與世界”的辦會宗旨,并以此作為畢生奮斗的目標。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過程中,他始終胸有全局,胸懷天下,思考和把握問題時,總是注意把歷史、現實和未來,國際和國內聯系在一起。毛澤東強調指出:“懂得了全局性的東西,就更會使用局部性的東西,因為局部性的東西是隸屬于全局性的東西的?!彼磳Α皝G掉主要矛盾”,“研究細微末節”,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的片面方法。他具體聯系戰爭指揮等問題指出:指揮員必須注意戰略問題,殲滅大批敵人,“這是我們偉大的勝利??墒侵蛔⒁膺@點不行,更要注意到戰略問題。戰略問題是能否在戰爭中掌握主動,包括吃飯問題,戰爭在哪里打,把戰爭引向什么方向的問題?!泵珴蓶|在抗戰時期撰寫的《論持久戰》,就是共產黨人運用戰略和全局思維的典范。
在毛澤東長期的革命生涯中,胸有全局、胸懷天下始終是他極具特色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一。
“堅持胸懷天下”,是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所總結的黨百年奮斗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之一,也是“荷樹對”留給后人最為重要的現實啟示。
堅持胸懷天下,就要具備寬廣的世界眼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深刻把握人類社會歷史經驗和發展規律,創造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破解人類共同難題、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提出中國方案。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共產黨人要始終以世界眼光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前途前進。
堅持胸懷天下,就要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理論修養是干部綜合素質的核心,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礎,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從一定意義上說,共產黨員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共產黨人要在工作中站得高、望得遠,就必須努力學習理論,掌握馬克思主義這一看家本領,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觀察、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同時做到善于總結經驗,把經驗中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論高度,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準確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堅持胸懷天下,就要具備深刻的戰略思維。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為著更好地領導,必須作出戰略預見。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和人民事業就大有希望。共產黨人要有“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也放眼當前,放眼一切方面”的戰略思維,善于從戰略上看問題、想問題,掌握抓住關鍵、綱舉目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站在時代前沿觀察思考問題,把黨和人民事業放到歷史長河和全球視野中來謀劃。
堅持胸懷天下,就要具備科學的務實精神。干事業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確,重點要明確,戰略要得當,同時要把控好細節,把政治經濟、宏觀微觀、戰略戰術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謀劃時統攬大局、操作中細致精當,防止因為“細節中的魔鬼”損害大局。共產黨人想問題、作決策,一定要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多打大算盤、算大賬,同時要處一隅而察大局、守一方而觀大勢,致廣大而盡精微,努力在工作中做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在解決突出問題中實現戰略突破,在把握戰略全局中推進各項工作,既腳踏實地做好局部具體工作,又著眼全局、謀劃長遠,把局部具體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做到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
一次對談,輝映歷史;一種眼光,穿越古今。站在黃洋界上極目遠眺,萬木蔥蘢、千峰競秀。順著毛澤東當年指點紅軍戰士的方向望去,人們不僅看到了江西,看到了湖南,還看到了中國革命的過往,看到了滿載星辰大海的遠方。